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26 06:46:42 浏览:422
清晨的渤海湾刚褪去夜的墨色,远处海平面泛着淡金的光,一艘白色小型游艇从塘沽码头缓缓驶出。甲板上,李阿姨抱着丈夫的骨灰盒坐在藤椅上,女儿帮她拢了拢围巾,两名穿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站在船尾,轻声提醒“风大,扶好扶手”——这是北京最近三年逐渐普及的“骨灰撒海一对一服务”,一场只属于一个家庭的海上告别。
和春秋季热闹的集体撒海不同,一对一服务的每一秒都贴着“私人化”的标签。集体撒海时,几十人挤在大型客轮上,流程跟着时间表走:登船、讲解、集体默哀、统一投放,两个小时就结束。而一对一服务里,家属能提前和工作人员敲定所有细节:想在逝者生前喜欢的清晨出发,想在曾经一起钓鱼的海域停留,甚至能在甲板上摆上逝者爱吃的桂花糕——这些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需求,恰恰是一对一服务的核心。
北京的一对一撒海收费到底怎么算?从多家民政局认可的正规机构了解到,基础套餐价格在1.5万元左右,包含专属小型游艇(可坐4-6位家属)、两名专业人员(船长+礼仪指导)、可降解骨灰容器(符合海洋环保标准)、航行安全保障,以及事后的《骨灰撒海纪念证书》。如果要额外服务,比如定制纪念仪式(放逝者爱听的京剧、投写有留言的漂流瓶)、专业摄影(记录告别瞬间),或者延长航行时间(多停留30分钟),费用会涨到2-3万元。工作人员说:“价格差在‘个性化’——比如有家庭要做逝者生前的帆船模型当容器,得提前找环保材料定制,成本就上去了。”
为什么愿意为“私人告别”花钱?李阿姨的话很戳心:“老周是退役海军,生前总说‘死了要回海里’。集体撒海时,几百人的骨灰一起投,我看着他的骨灰和别人的混在一块,总觉得‘没好好说再见’。一对一服务里,我抱着他的骨灰盒,慢慢讲当年他追我的事儿,工作人员把船停在他当年守过的海域,风把我的话吹向海面,那种踏实感,集体撒海给不了。”另一位选择一对一的张女士说,父亲是安静的老教师,最怕热闹:“集体撒海时,旁边家属的哭声盖过了我想对爸爸说的话,一对一服务里,整个海都是我们的,我能慢慢把没说的‘对不起’‘我爱你’说完。”
选一对一服务要注意什么?首先得提前1-2周预约,因为小型游艇数量有限;其次要带齐手续:逝者的死亡证明、骨灰存放证明,还有家属身份证;第三要关注天气——渤海湾夏季风大、冬季有雾,机构会提前一天通知改期;最重要的是选正规机构,一定要查北京市民政局官网的“指定撒海服务单位”,避免碰到无资质的“黑中介”,花了钱还没保障。
夕阳把海面染成橘红色时,李阿姨的游艇驶回码头。她捧着纪念证书站在甲板上,风掀起证书的边角,上面写着“兹证明XXX先生的骨灰于2024年4月15日撒入渤海湾,回归自然”。女儿递来一杯热姜茶,她望着远处的海浪轻声说:“老周,今天的海像你当年穿的白衬衫,干净又暖。”风里传来咸湿的海味,像逝者的回应:“我到家了。”
其实无论是集体还是一对一,撒海的核心都是让生命回归自然。而一对一服务的流行,不过是人们对“告别”有了更细腻的需求——不是铺张,是认真;不是仪式,是心意。当海浪温柔接住骨灰的瞬间,那些没说出口的话,那些没做完的梦,都跟着海风飘向了更远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