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葬新闻

山海关老龙头景点文案简短
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   时间:2025-09-26 07:47:12    浏览:338

站在渤海岸边的青石板路上,风里裹着咸湿的海味,远远就能看见一道灰黑色的城墙从陆地蜿蜒而来,最后一头扎进翻涌的海浪里——这就是山海关老龙头,长城“活”着的终点,也是它最有脾气的一段。

很多人对长城的印象停留在山间的蜿蜒,但老龙头偏要和大海较劲。六百多年前徐达建山海关时,盯着渤海的方向犯愁:长城若只到岸边,敌人从海上绕过来怎么办?直到戚继光奉命加固长城,才咬着牙把城墙往海里推了三丈——用千斤重的花岗岩块垒在海底礁石上,再灌铁水加固。当地人说,那时候工匠们白天泡在海里搬石头,晚上就着渔火熬粥,连海浪都被汗水浸咸了。这才有了今天的“入海石城”,像老龙头的“下巴”,死死咬着渤海的浪,任涛声拍了千年。

山海关老龙头景点文案简短-1

沿着石城往上走,便是老龙头的“眼睛”——澄海楼。楼不大,却挂着乾隆写的“雄襟万里”匾,笔锋里带着股站在长城看海的霸气。站在楼前围栏边,左手是连绵的长城城墙,右手是无边的渤海,风把头发吹得乱飞,却能清楚听见海浪拍击石城的声音,像有人在敲一面古老的战鼓。清晨来的话,能看见太阳从海里爬上来,把海水染成橘红,连长城砖缝里都渗着光——那一刻忽然懂了,古人把长城修到海里,不是为了挡什么,是为了站在这里,就能摸到“天地的边”。

从澄海楼往下走几分钟,是红墙黑瓦的海神庙。庙门口的石狮子嘴里叼着海贝,每年渔汛时,渔民会来烧柱香,往海里扔几条刚捞的小鱼——他们说,老龙头是长城的头,海神庙是海的家,得让两者“和和气气”。庙门口台阶上,常有卖鱼干的老太太,竹匾里摆着晒得干巴巴的比目鱼,凑过去闻有阳光和海的味道。她笑着说:“这鱼是早上刚晒的,就着老龙头的风,比城里鲜十倍。”

其实老龙头最动人的,从来不是导游词里的“知识点”,而是它的“烟火气”。傍晚时,当地老头搬小马扎坐在石城边,攥着收音机听京剧,海浪声盖过戏文,他却听得津津有味;小情侣会在澄海楼栏杆上挂同心锁,刻着“长城为证,大海为盟”——原来最古老的长城,也能接住最年轻的爱情。

有人说老龙头是“长城的尽头”,可站在海边看城墙往海里延伸的样子,倒觉得它像“长城的起点”。从这里出发,长城爬过燕山、翻过大漠到嘉峪关,可最懂它的还是渤海的浪,拍了千年仍拍着根基,像在说:“老伙计,我陪着你呢。”

最新海葬新闻

北京骨灰撒海一对一收费
骨灰为什么要撒入大海
北京海葬家属需要提前准备什么
单户包船海撒费用
  • 简朴海撒
    3800
    • 自行抵达海撒集合点
    • 参与家属限10人以内
    • 限一具骨灰撒海
    • 一对一骨灰撒海船舶使用1次
    • 撒海鲜花花瓣1份
    • 鲜花(黄白菊若干)
    • 白手套每人1副
    • 船舱内追悼仪式供台布置
    • 服务人员在船舱内主持海撒追悼仪式
    • 服务人员指导骨灰撒海仪式
    • 木制骨灰盒处理
    • --
    • --
    A
  • 温馨海撒
    6800
    • 商务车接送往返一次(限6人以内)
    • 参与家属限10人以内
    • 限一具骨灰撒海
    • 一对一骨灰撒海船舶使用1次
    • 撒海鲜花花瓣1份
    • 鲜花(黄白菊若干)
    • 白手套每人1副
    • 船舱内追悼仪式供台布置
    • 服务人员在船舱内主持海撒追悼仪式
    • 服务人员指导骨灰撒海仪式
    • 木制骨灰盒处理
    • --
    • --
    B
  • 尊贵海撒
    7800
    • 商务车接送往返一次(限6人以内)
    • 参与家属限10人以内
    • 限一具骨灰撒海
    • 一对一骨灰撒海船舶使用1次
    • 撒海鲜花花瓣1份
    • 鲜花(黄白菊若干)
    • 白手套每人1副
    • 船舱内追悼仪式供台布置
    • 服务人员在船舱内主持海撒追悼仪式
    • 服务人员指导骨灰撒海仪式
    • 木制骨灰盒处理
    • 当日出行人身意外险每人一份
    • 提供码头午餐一桌
    C
包船海撒 安静送别亲人
最低3800元 家属可指定海撒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