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葬新闻

海葬原来的骨灰盒怎么处理好呢
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   时间:2025-09-17 03:47:26    浏览:201

清晨的海风裹着咸湿的味道吹过来,你抱着那个陪伴了亲人最后一程的骨灰盒,指尖蹭过盒身的木纹——昨天在殡仪馆签海葬协议时,工作人员提醒“骨灰盒不能直接入海”,你突然慌了:这盒子里装过他住院时攥在手里的温度,装过你深夜哭着放进去的桂花(那是他生前最爱的花),要怎么处理才不算辜负?

你可能没意识到,为什么海葬不能带骨灰盒?不是因为“忌讳”,而是大部分传统骨灰盒的材质——密度板、烤瓷、金属,要么在海洋里几十年都降解不了,要么会释放甲醛、重金属这些有害物质。去年有海边的志愿者分享过,他们捡过被海浪冲回沙滩的金属骨灰盒,盒身已经锈得不成样子,缝隙里还卡着小鱼的鳞片——我们想让亲人归于大海的温柔,可这样的“遗物”,反而成了对大海的负担。

海葬原来的骨灰盒怎么处理好呢-1

那要怎么处理才好?最省心的是提前做功课:选一款可降解海葬专用骨灰盒。现在很多殡仪馆或丧葬服务机构都有,材质是竹编、纸浆或者天然麻纤维,摸起来有点粗糙,但韧性很好,埋进海里3个月左右就能完全分解,就像一片落在水面的竹叶,悄悄融入海浪。如果你已经买了传统骨灰盒也没关系——可以把骨灰从盒里倒出来,装进殡仪馆提供的可降解棉布袋(记得先确认骨灰盒里没有钉子、金属配件),再把原来的盒子带回去。我朋友小夏就是这么做的,她把妈妈的烤瓷骨灰盒留在了家里,擦得锃亮,放在客厅的书架上:“这是妈妈最后选的颜色,珍珠白,像她年轻时穿的连衣裙。我每天擦一遍,就像她还在客厅里织毛衣。”

还有一种更有温度的方式——把骨灰盒改成“纪念物”。楼下的张叔是木工,去年帮邻居处理过父亲的红木骨灰盒:他把盒子拆开,保留了最完整的一块面板,做成了一个小相框,里面放着老人生前在海边钓鱼的照片;剩下的边角料做成了钥匙扣,每个子女都带一个。邻居说:“现在我每次开门,摸到钥匙扣上的木纹,就想起小时候爸爸带我去海边,用木头给我做小渔船的样子。”如果你不会做手工,也可以找当地的手作店,很多师傅都愿意帮忙——他们懂这种“想要留住点什么”的心情。

其实我们怕的从来不是“处理骨灰盒”,而是怕“把亲人的痕迹擦掉”。但你看,可降解骨灰盒沉进海里的那一刻,不是“消失”,而是变成了海水里的养分;改造后的木书签夹在书里,不是“改变”,而是把亲人的温度变成了另一种形状。海葬从来不是“结束”,而是让亲人以更辽阔的方式“存在”——就像你某天走在海边,风掀起你的衣角,你突然想起那个装过他骨灰的盒子,现在变成了海浪里的一朵泡沫,或者你书里的一片木纹,原来他从来都没走,只是换了个方式,陪你看每一场日落。

最新海葬新闻

北京海葬的流程包括哪些内容
骨灰可以随便撒入海里吗
冬天能在海边钓鱼吗
单户包船海撒费用
  • 简朴海撒
    3800
    • 自行抵达海撒集合点
    • 参与家属限10人以内
    • 限一具骨灰撒海
    • 一对一骨灰撒海船舶使用1次
    • 撒海鲜花花瓣1份
    • 鲜花(黄白菊若干)
    • 白手套每人1副
    • 船舱内追悼仪式供台布置
    • 服务人员在船舱内主持海撒追悼仪式
    • 服务人员指导骨灰撒海仪式
    • 木制骨灰盒处理
    • --
    • --
    A
  • 温馨海撒
    6800
    • 商务车接送往返一次(限6人以内)
    • 参与家属限10人以内
    • 限一具骨灰撒海
    • 一对一骨灰撒海船舶使用1次
    • 撒海鲜花花瓣1份
    • 鲜花(黄白菊若干)
    • 白手套每人1副
    • 船舱内追悼仪式供台布置
    • 服务人员在船舱内主持海撒追悼仪式
    • 服务人员指导骨灰撒海仪式
    • 木制骨灰盒处理
    • --
    • --
    B
  • 尊贵海撒
    7800
    • 商务车接送往返一次(限6人以内)
    • 参与家属限10人以内
    • 限一具骨灰撒海
    • 一对一骨灰撒海船舶使用1次
    • 撒海鲜花花瓣1份
    • 鲜花(黄白菊若干)
    • 白手套每人1副
    • 船舱内追悼仪式供台布置
    • 服务人员在船舱内主持海撒追悼仪式
    • 服务人员指导骨灰撒海仪式
    • 木制骨灰盒处理
    • 当日出行人身意外险每人一份
    • 提供码头午餐一桌
    C
包船海撒 安静送别亲人
最低3800元 家属可指定海撒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