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16 10:46:39 浏览:758
当亲人的最后一程选择与大海相拥,这份温柔的告别里藏着许多需要慢慢理清的细节。不是所有的结束都要沉重,只是每一步都要走得郑重——毕竟这是和他最后的“约定”,要让每一个环节都配得上你们共同的回忆。
首先要准备的,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材料。死亡证明是一切的起点,它证明亲人的离去是合法且真实的——不管是医院出具的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(推断)书》,还是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销户证明,都要妥善保存。然后是亲属同意书,因为撒海不是一个人的决定,需要所有直系亲属(配偶、子女、父母)的签字同意。有的家庭可能成员分散在不同城市,可以用快递或者电子签名的方式收集,但一定要确保每一份签字都是自愿的——这既是对亲人的尊重,也是避免后续纠纷的保险。如果亲人有遗嘱提到要撒海,最好把遗嘱也附上,这样申请会更顺利。
接下来要做的,是把这些材料整理好,去申请撒海的资格。现在很多地方都简化了流程,比如在政务服务网或者“民政通”APP上就能线上申请,不用跑断腿。如果不太会用手机,也可以直接去当地的殡葬管理所或者有资质的殡仪服务机构,找工作人员帮忙填写申请表。申请表上要写清楚撒海的时间(比如想选在亲人的生日或者忌日)、地点(一般是当地指定的海域,比如青岛的胶州湾、上海的长江口,不能随便选未开放的海域),还有亲属的联系方式——一定要填能随时联系到的号码,不然申请通过了没接到通知,会误了时间。填的时候别急,慢慢核对每一个信息,比如名字有没有写错,身份证号有没有输错,这些小细节最容易出问题。

等申请通过后,就到了执行的环节。提前一天要确认好所有细节:比如撒海的船几点集合,在哪里登船(一般是指定的码头,比如烟台的渔人码头),亲属要带什么东西。最重要的是骨灰的包装——一定要用可降解的材料,比如纸制的骨灰盒、淀粉做的袋子,绝对不能用塑料或者金属的,不然会污染海洋。有的家庭会给亲人带一束鲜花,比如白菊或者百合,撒的时候可以和骨灰一起放进海里,或者轻轻放在水面上——但要记得,所有东西都得是可降解的,哪怕是鲜花,也别用塑料包装纸。还有亲属的人数,有的机构会限制,比如最多10人,要提前和机构确认,避免到时候人太多登不了船。执行当天要穿得庄重一点,但不用太正式——比如深色的衣服,舒适的鞋子,毕竟要在船上待一段时间,安全最重要。
撒海结束后,还有一些事需要慢慢处理。机构会给你一份《骨灰撒海证明书》,上面写着亲人的名字、撒海的时间和地点,这是最珍贵的纪念。你可以把它装在相框里,放在家里的显眼处,或者和亲人的照片放在一起。有的家属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这很正常——毕竟刚和最亲的人说了再见。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,和亲人说说话,或者把心里的话写在日记里,慢慢消化情绪。如果觉得难过,也可以找朋友聊聊,或者参加当地的追思活动——比如每年清明,很多地方会组织集体追思,家属可以一起放放纸船,聊聊亲人的故事,这样的方式能让你觉得,亲人从来没离开过。
其实骨灰撒海的手续,说到底是为了让告别更有温度。不是为了麻烦谁,而是为了让每一步都符合亲人的心意,符合自然的规律。当你站在船头,看着骨灰慢慢融入大海,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掠过指尖,你会忽然明白:所谓告别,不是从此不再想起,而是让亲人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——在每一朵浪花里,在每一缕海风中,在你想起他时,心头泛起的那阵温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