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15 15:47:04 浏览:315
不少老北京人现在说起身后事,已经不再执着于传统的土葬。尤其是最近几年,生态海葬成了很多家庭的新选择——把亲人的骨灰撒向渤海湾,让逝者“回归自然”,既节约了土地,又避开了传统墓地的高成本。但问起海葬的费用,很多人还是摸不着头脑:公益海葬是不是真的“不花钱”?哪些费用需要自己承担?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北京公益海葬的费用那些事儿。
首先得明确,北京的公益海葬是政府主导的惠民项目,核心就是“基本服务全免费”。按照市民政局2023年的最新政策,公益海葬覆盖的服务包括:遗体接运(限北京市内)、火化(使用环保火化炉)、短期骨灰寄存(不超过3个月)、降解骨灰盒(可自然分解的环保材质)、海葬仪式组织(包括乘船出海、撒灰环节),甚至连家属前往码头的大巴车都不用掏钱——这些全部由政府财政补贴。换句话说,要是家属选择“最基础版”的海葬,从接遗体到撒骨灰的全程,真的一分钱都不用花。
但也有家属会问:“有没有需要自己额外花钱的地方?”其实主要是一些个性化需求。比如有的家属想给逝者准备刻有名字和祝福语的降解纪念牌(一般几十块钱),或者想在仪式上给亲人带束鲜花(海边花店一束大概100块左右),这些小物件得自己掏腰包。还有些家属是外地户籍,或者逝者户籍不在北京,但想参与北京的公益海葬(目前北京允许非京籍逝者申请,但需提供相关证明),这时候交通、住宿费用就得自己承担了——不过北京本地户籍的家属完全不用操心这些,街道会统一安排大巴车接送。如果家属想选择“高端一点”的海葬服务,比如单独包船(一般用于家族集体海葬),这部分费用就得自己谈了,但公益海葬本身不支持这种定制化服务,想包船得找市场化的殡葬机构。
再说说大家关心的“隐形费用”——有没有可能被额外收费?按照规定,公益海葬的服务机构(一般是各区的殡葬管理所)不能收取任何额外费用,所有服务都要明明白白公示。要是遇到有人要求“打点费”“加急费”,家属可以直接向市民政局投诉——毕竟公益海葬的初衷就是为了减轻家属负担,绝不能让违规收费坏了规矩。

除了费用,很多家属还关心申请流程。其实特别简单:先拿逝者的死亡证明、户籍本、身份证,还有家属的亲属关系证明(比如户口本、结婚证),去户籍所在地的街道或乡镇殡葬管理所登记;工作人员会帮忙录入信息,然后安排批次(北京每年大概有25-30批次,集中在3-5月和9-11月,天气好的时候);等通知下来,家属按时去集合点坐车就行——仪式当天会有工作人员引导,撒灰的时候还会发放“海葬纪念证书”,算是给家属留个念想。

最后想跟大家唠句掏心窝子的话:选择海葬的家庭,大多不是图省钱——毕竟传统土葬的墓地费用动不动就几万、几十万,海葬确实能省不少,但更重要的是“回归自然”的意义。就像去年参与海葬的张阿姨说的:“我老伴儿生前是个老渔民,一辈子跟海打交道,把他撒回大海,就像让他回了‘老家’。”而政府的公益海葬政策,刚好给了这样的选择一个“兜底”——不用花冤枉钱,也能体面地送走亲人。

北京公益海葬的“基本服务”全免费,个性化需求花点小钱,没有隐形收费。要是你也在考虑亲人的身后事,不妨去街道问问——说不定这就是最适合你们家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