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15 13:47:22 浏览:39
清晨刷到一条海葬的视频,镜头里家属捧着用红布裹着的骨灰盒站在船头,海风掀起衣角,当骨灰随着白色花瓣一起落入海面时,评论区里一条留言被顶到前排:“这样直接撒到海里,会不会有人管啊?”其实这个问题,戳中了很多人对“身后事”的不确定——当我们谈论海葬时,到底在犹豫什么?是怕“违规”,还是怕“没选对方式”?
先给大家吃颗“定心丸”:海葬本身是合法的。我国《殡葬管理条例》早就明确,“实行火葬的地区,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、树葬、花葬、海葬等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”。换句话说,海葬作为“生态安葬”的重要形式,是被官方鼓励和支持的。但“合法”不代表“随意”——就像开车要守交通规则,海葬也有自己的“边界”。
去年陪邻居张阿姨办理过她先生的海葬手续,过程比我想象中更“有仪式感”。他们先联系了市殡葬服务中心,提交了逝者的死亡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,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流程:需要选择集体海葬或个性化海葬(后者需提前报备海域);出发前一天会收到集合通知,还贴心提醒“带件防风外套”;当天的船是专门的殡葬服务船,船头设有告别区,工作人员会指导“慢一点撒,让骨灰和花瓣充分融合”;撒完后,服务中心会发一张“海葬纪念证书”,上面写着逝者姓名、海葬日期和海域坐标——张阿姨说,拿到证书的那一刻,她突然觉得“老伴没有走,只是换了个地方陪她看海”。

但总有⼈觉得“偷偷撒更方便”,其实这才是最该避的“雷”。上个月有则新闻,一对情侣在厦门某网红海滩私自撒骨灰,因地点靠近游客区被保安制止,还被要求清理现场——不是不让撒,是“公共场所禁止开展殡葬活动”是明确规定。还有人图省事把骨灰倒进近海养殖区,殊不知骨灰中的磷酸盐、钙质可能导致局部海域营养盐浓度过高,影响海洋生物生存。更关键的是,私自撒海若涉及“未经批准使用海域”,根据《海域使用管理法》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行政处罚。
其实我们问“有人管吗”,本质上是在问“怎样才算对的方式”。海葬从来不是“一撒了之”的随意,而是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,在规则里完成最后的告别。就像张阿姨说的:“我先生生前总说‘人来世上一趟,要给地球留个干净背影’,所以我们选海葬、选正规渠道,不是怕有人管,是怕对不起他——他要的‘自由’,是规则里的自由,是不麻烦别人的自由。”
那天离开殡葬服务中心时,门口宣传牌写着:“生态安葬,是让生命回到自然的怀抱,更是给未来留一片净土。”风里飘来桂花香,突然觉得,所谓规则从来不是束缚,而是让“告别”更有温度——当我们把骨灰撒进指定海域的瞬间,不是“躲过了监管”,而是“选对了方式”,让逝者的最后一程,走得安心、体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