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24 21:47:51 浏览:757
清晨的威海浴场还裹着薄雾,我看见穿藏青色外套的阿姨蹲在礁石上,把手里的白瓷罐轻轻倾斜。细沙般的骨灰混着晒干的桂花,被风卷成细小的漩涡,落进泛着金箔的浪花里。阿姨的手机屏保是张旧照片——她和老伴坐在西湖的长椅上,老伴举着冰淇淋笑,冰淇淋化在指尖,像此刻海面上的阳光。
"他以前总说,等退休了要去看遍所有的海。"阿姨用袖口擦了擦眼角,声音轻得像海风,"现在好了,他可以每天躺在浪尖上,看日出从太平洋升起来,看海豚跃出水面,看孩子们在沙滩上跑。"风把她的话吹向大海,我忽然懂了,撒海从不是"失去"的仪式,而是帮亲人完成未说出口的遗憾。就像生命最初从海洋里来,最后回到海洋里去,不是消亡,是回到了所有温柔的起点。
朋友小棠的妈妈是个背包客,生前的朋友圈全是世界各地的海:普吉岛的蓝洞、冰岛的黑沙滩、挪威的峡湾。去年冬天,我们陪着小棠去了舟山。她把妈妈的骨灰分成二十小包,每到一处海湾就撒一点。有天在东极岛的礁石上,小棠举着骨灰包对着远处的货轮喊:"妈妈,那艘船要去日本,你要不要一起?"风把骨灰吹成细粉,落在她摊开的掌心里,像妈妈以前给她编辫子时,落在手背上的碎发。小棠拍了很多照片:有妈妈的旅行手册和海边的贝壳叠在一起,有她蹲在沙滩上写"妈妈到此一游"的背影,还有夕阳下,骨灰和浪花一起涌上来,漫过她的球鞋。"我把这些照片做成了相册,"小棠说,"每一张下面都写着妈妈'今天去了哪里'——妈妈今天在东海和带鱼打招呼','妈妈今天跟着洋流去了韩国的济州岛'。"那些照片里没有眼泪,只有妈妈年轻时的笑貌,和海面上永远新鲜的日出。
想起邻居陈爷爷的孙子小宇,去年跟着爸爸妈妈去大连撒爷爷的骨灰。小宇才四岁,举着爷爷生前最爱的拨浪鼓问:"爷爷去哪里了?"爸爸蹲下来,摸了摸他的头:"爷爷变成了海风呀。你看,你的帽子被吹起来了,那是爷爷在和你玩。"小宇仰着脖子找风,忽然跑起来:"爷爷爷爷,我要和你比赛跑步!"风把他的小T恤吹得鼓起来,像爷爷以前举着他转圈圈时的样子。妈妈拍了张照片:小宇跑在前面,爸爸举着骨灰盒跟在后面,远处的海面上,一群海鸥正追着渔船飞。陈奶奶把这张照片放大,挂在客厅的墙上,下面写着:"老头子,你看,咱孙子跑得比你小时候还快。"
其实啊,撒海的意义从来不是"告别",是把"想念"变成"无处不在的陪伴"。我曾在一个撒海纪念展上看过很多照片:有位爸爸把儿子的骨灰和足球一起撒进大海,照片里,足球飘在浪尖上,背景是儿子中学时踢比赛的合影;有个小女孩举着爷爷的老花镜站在海边,说"爷爷的眼镜可以帮大海看清楚路";还有一对老夫妻,互相搀扶着撒对方的骨灰,照片下面写着"等我走了,就去海里找你,咱们一起做珊瑚"。这些照片不是冰冷的素材,是把"看不见的思念"变成"摸得到的温度"——就像小棠说的,"我现在看见海就觉得亲切,因为妈妈在里面,她在看我吃饭,看我加班,看我交新朋友"。
昨天在海边遇到个穿校服的女生,她蹲在沙滩上画爱心,里面写着"奶奶"两个字。我问她在做什么,她抬头笑:"我奶奶上周刚撒进海里,我怕她找不到家,所以画个爱心给她当路标。"风把她的刘海吹起来,吹过地上的爱心,吹向远处的灯塔。海浪涌过来,把爱心冲成模糊的痕迹,女生却不难过,反而拍手:"你看,奶奶把爱心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