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20 08:47:22 浏览:860
清晨的烟台海边,浪花裹着薄雾漫过莱山区的防波堤,几尾海鸥掠过水面,远处的养马岛在晨雾里浮成淡青色的影子。烟台海葬服务中心的玻璃门刚推开,值班的李姐就捧着保温杯站在门口,望着海岸线轻声说:"今天风小,适合出海。"她的桌上,一份摊开的招聘启事正等着被翻开——不是冰冷的岗位列表,是一封"寻找同路人"的信。
海葬服务的温度,藏在每一个没说出口的细节里。去年清明,一位穿藏青外套的大叔抱着父亲的骨灰盒来,手指摩挲着盒身的纹路说:"我爸以前在码头当装卸工,总说'等我走了,就把我撒回海里,还能闻着鱼腥味'。"服务专员小夏没多问,悄悄联系了经常合作的渔船师傅,选了大叔父亲当年常去的"老码头海域",还提前买了两斤刚捞的小鲅鱼,用网兜挂在船舷上。撒骨灰时,海风把鲅鱼的咸鲜味吹过来,大叔突然笑了:"我爸准能闻着味儿,知道到家了。"这样的瞬间,是海葬服务最动人的注脚——不是机械地完成流程,是帮家属把"未说出口的思念",变成可触摸的仪式。

这次要招的两个岗位,藏着我们对"生命摆渡人"的定义。"海葬服务专员"不是"客服",是"倾听者":要能听懂家属说"我妈怕闹"背后的意思——是想要一个安静的海域;要能接住家属说"我爸爱喝酒"的暗示——是想在撒骨灰时倒一杯烟台本地的张裕葡萄酒。"后勤保障助理"不是"打杂的",是"细节控":要提前三天查好天气预报,确保出海当天风力不超过3级;要记住每一种鲜花的寓意——百合是"思念",勿忘我是"牵挂",甚至要准备好防水的骨灰袋,不让海风把细碎的骨灰吹得散了。我们不要求你有"三年殡葬行业经验",但求你有"把别人的心事当成自己的事"的共情力:比如看见家属红着眼眶,能悄悄递上一张温热的纸巾,而不是说"节哀顺变";比如发现家属晕船,能默默把姜片放在他手心,而不是生硬地塞给他。
在烟台做海葬,有一种天生的"情感共鸣"。老烟台人总说"海是咱的根"——以前靠海吃海,现在把根扎回海里。去年入职的小林,以前是烟台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,她说自己第一次跟着出海,是帮一位老渔民办海葬。老人的儿子说:"我爸生前总在养马岛附近捕皮皮虾,说'这海域的水甜'。"小林特意提前和渔船师傅商量,绕了半小时路去那片海域,撒骨灰时,师傅突然开了船载的音响,放起老人爱听的《大海啊故乡》。风把花瓣吹得飘满海面,家属突然对着大海喊:"爸,你爱吃的皮皮虾,我给你留了一盆,在船上呢!"那一刻,小林突然懂了:"海葬不是'结束',是'回家'——回烟台的海,回他们最熟悉的地方。"
为什么选择我们?因为这里没有"冰冷的制度",只有"热乎的人心"。后勤组的张哥,每天早早就去码头检查船只,他说"船是咱的'摆渡船',得把每个螺丝都拧紧,不能让家属有一点担心";服务组的王姐,手机里存着几十条家属的微信,有次一位家属说"我妈忌日快到了,想再去撒一次花瓣",王姐特意调了班,陪着她坐渔船去了去年的海域,还帮她带了一束老人最爱的康乃馨。我们的办公室里,没有"绩效考核表",却有一本"温暖日志"——里面写着"2023年4月5日,帮李叔选了他常钓的鲅鱼点""2023年9月10日,给怕黑的周阿姨挂了LED灯"。这些文字,是我们对"生命尊重"的最好证明。

如果你也觉得,生命的最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