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10-23 09:47:38 浏览:364
天津的海,总带着股热乎气儿。清晨的东疆湾滩涂上,还留着赶海人踩出的浅坑;傍晚的塘沽港码头,飘着炸鱼的香——连风里都裹着咸咸的“家的味道”。对很多老天津人来说,海不是远方的风景,是打小就揣在兜里的“老物件”:小时候跟着爷爷去海边捡蛤蜊,长大后跟朋友在码头吃烤鱿鱼,连结婚时拍的婚纱照,背景都是渤海湾的落日。近些年,越来越多家庭选择用海葬送别亲人,可问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:“天津海葬的地点,到底在哪?
答案就藏在渤海湾的浪涛里——天津的官方海葬指定区域,是“天津海域骨灰撒海专用区”。具体位置在塘沽新港东南方向约15海里处,换算成坐标,大概是北纬38°58′、东经117°42′的地方。选这里可不是随便拍脑袋:这片海域水深超过20米,海底平整得像老天津卫的青石板路,骨灰撒下去不会被潮汐卷回岸边;它远离主航道,不会影响往来的货船,也不会打扰渔民的作业;更重要的是,渤海湾的生态系统稳当,骨灰里的矿物质会慢慢融进海水,就像把一粒盐撒进汤里,不会坏了“味儿”。民政部门说,选这样的地方,是让逝者“回”到最安全、最熟悉的环境里。
要找到这片“专用区”,其实不用绕远路。家属得先到户籍所在地的民政科办手续——现在能网上预约,填个表、传个证件照片就行,省得跑几趟。到了约定的日子,大家会在塘沽新港的码头集合,要么是天津港客运站,要么是东疆湾的专用泊位。工作人员会先核对信息,再给家属发一朵白菊花,说点“慢点儿走”的贴心话。然后上船,船程大概一个半小时,一路上能看见海鸥跟着船飞,浪打在船舷上“啪嗒”响,像故人在拍你的肩膀。有次跟船采访,听见一位阿姨对怀里的骨灰盒说:“妈,咱们去海边了,你看这浪,跟你当年带我踩的一样。”

对天津人来说,海葬从来不是“送别”,是“接回家”。老渔民王大爷的父亲走那年,全家选了海葬。“我爸14岁就跟着老船长出海,一辈子没离开过渤海。”王大爷说,撒骨灰那天,风挺大,他把骨灰撒进海,看见粉末顺着浪飘,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认“海路”:“你看那片云,下面是鱼群;你听那浪声,是海在喊你回家。”王大爷没事就去东疆湾的海边坐会儿,“我跟我爸说,等我走了,也去海里找他,还跟他一起打渔。”还有个年轻姑娘,把妈妈的骨灰撒进海:“我妈最爱的就是夏天带我去踩水,她总说‘海水是咸的,像妈妈的眼泪,但眼泪干了,海还在’。现在她变成了浪,我每次去海边,都能听见她喊我‘丫头,过来踩浪啊’。”

天津的海,从来都不冷。那些撒进海里的骨灰,变成了浪里的盐,变成了风里的咸,变成了每个天津人心里的“未说完的话”。如果你问“天津海葬地点在哪”,答案其实很简单——在渤海湾的浪里,在天津人的乡愁里,在每个想把亲人留在“家”里的心意里。就像老天津人常说的:“海是咱的根,撒进海里,就是回了根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