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10-17 03:46:13 浏览:834
夏天的海边我去过很多次,踩过烫脚的沙子,挤过攒动的人群,喝着冰可乐看夕阳——但去年冬天去青岛石老人海滩的那次,才让我真正懂了海的另一种模样。原来冬天的海不是“冷门选项”,而是老天爷偷偷藏起来的“宝藏”,等着急于慢下来的人去拆。
清晨的石老人海滩没有多少人,我裹着加绒卫衣踩在沙滩上,沙子是凉的,却带着点海的湿润,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柠檬,凉得清透。海浪拍过来的声音比夏天更清晰,没有人群的喧闹、没有卖花担子的吆喝,就像有人把“静音键”按在了海边——每一声浪都能钻进耳朵里,每一阵风都能拂过发梢。远处的礁石上站着几只海鸥,偶尔歪着脑袋看我,叫声飘得很远,把天空都揉得软了一点。我蹲下来捡贝壳,冬天的贝壳比夏天更干净,没有被踩碎的痕迹,有的壳上还带着海草的碎末,像海给我的小礼物。
中午的太阳爬上来,冬天的太阳不烈,像妈妈煮的糖心蛋,把光撒在海面上,不是夏天那种刺眼的金,而是柔的、暖的,像给海盖了层薄纱。我沿着木栈道走,路过一家卖烤红薯的摊子,香气裹着海风飘过来,摊主阿姨笑着喊“姑娘,来一个?热乎的”。买了一个,捧着暖手,咬一口甜丝丝的,红薯的甜混着海的咸,奇怪的组合却格外好吃。旁边的长椅上坐着位戴毛线帽的老人,手里拿着保温杯,盯着海看。我坐过去,他指了指远处的云“你看那片,像不像我家以前养的老母鸡?”我顺着看过去,果然,云团鼓鼓的,尾巴还翘着。老人说他每天都来,夏天人多嫌吵,冬天刚好——“海也需要歇口气,人也需要”。原来冬天的海,连陌生人的对话都带着温度。
下午我钻进了附近的咖啡馆,叫“海的回声”,落地窗外就是海。老板是个扎马尾的青岛姑娘,说冬天来的客人不多,但都是“懂海的”——有的是写小说的叔叔,带着电脑敲字;有的是退休的夫妻,坐一下午剥橘子;还有的像我这样,专门来寻冬天的海。我点了杯热可可,上面浮着棉花糖,喝一口,热乎的甜从喉咙滑下去,看窗外的海浪一卷一卷拍过来,把岸边的小石子冲上来又卷回去。姑娘端来一盘曲奇,说“我妈做的,咸香口”,咬碎的时候,曲奇的黄油味混着海的风,刚好撞进心里。窗外路过一对情侣,男生裹着大衣,女生缩在他怀里,手里举着一杯热奶茶,两个人盯着海笑,连影子都沾着甜。
傍晚的日落是冬天海边的“重头戏”。我坐在礁石上,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往海里沉,颜色从橘红变成粉紫,再变成深蓝,像有人把调色盘打翻在天上。海面上的波光跟着变,从碎金变成粉钻,再变成蓝丝绒,连风都软下来,裹着点海的咸味,吹得人鼻尖发痒。旁边有个举着相机的摄影师,说“夏天的日落太闹,大家都在喊‘看这里’,冬天的日落是给懂的人看的——连影子都站得轻轻的”。我看着他按下快门,忽然明白,冬天的海不是“不热闹”,而是把热闹都藏进了细节里:烤红薯的香气、陌生人的闲聊、咖啡馆里的曲奇、日落时的风……这些细碎的、暖的、慢的,才是海最本真的样子。
那天晚上我坐在海边的台阶上,喝着热奶茶看灯塔亮起来,一点一点的光像海的眼睛。路过的阿姨给我递了根烤肠“姑娘,天凉,吃点热的”。我咬着烤肠,看海浪拍着台阶,忽然想起夏天的海——那时我总在跑,总在找“最好看的角度”拍照片,总在担心“没玩够”;而冬天的海,让我学会了“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