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10-16 19:47:30 浏览:731
最近和朋友小琳聊天,她提到父亲去世后,一家人商量了很久,最终选择将骨灰撒入大海。“爸爸生前总说,他这辈子最爱的就是海边的风,吹着风钓鱼,能坐一整天。”小琳说,做出这个决定前,他们最担心的就是“国家允许吗?会不会违规?”像小琳这样有疑问的人不少——当传统土葬不再是唯一选择,越来越多家庭考虑生态葬,而骨灰撒海究竟合不合法?
答案是肯定的。根据《殡葬管理条例》,国家明确鼓励和支持采用节地生态安葬方式,骨灰撒海正是其中一种合法形式。不过,合法不代表“随便撒”,各地都有具体的实施细则。比如在上海,办理骨灰撒海需要先向殡仪馆提出申请,提供逝者的死亡证明、家属的身份证及关系证明,所有直系亲属签字同意后,再到民政部门备案;而在青岛,海事部门划定了专门的撒海区域(如胶州湾外指定海域),家属需联系有资质的殡葬服务机构,由机构协调船只前往指定地点。这些规定不是“限制”,而是为了保障过程的规范——毕竟,大海是公共资源,需要兼顾环保与安全。
为什么国家会鼓励骨灰撒海?最核心的原因是“生态”。传统土葬每块墓碑约占1-2平方米土地,全国每年超千万的死亡人口,如果都选择土葬,土地资源的消耗难以想象。而骨灰撒海不需要墓穴、不立墓碑,真正实现了“零占地”。更动人的是它的“人文温度”:对很多逝者来说,大海是“归宿”的象征——有人生前是船员,跑了一辈子海运;有人最爱海边的日落,说那是“一天中最温柔的时刻”;还有人曾和爱人在海边许下承诺,撒海是“再陪对方走一段”。就像小琳说的:“把爸爸撒进他最爱的大海,不是‘失去’,是让他‘回家’了。”
不过,“合法”不代表“随意”,骨灰撒海有三个关键注意事项。第一,必须选“指定海域”——海事部门会根据水深(通常要求20米以上)、水流速度、航线密度划定区域,避免影响船只航行或造成海洋污染;第二,手续要“齐全”——需提供逝者死亡证明、家属身份证、所有直系亲属签字的同意书,部分城市还需民政部门备案;第三,要找“有资质的机构”——私自租船撒海可能因“未经批准倾倒废弃物”被处罚,而专业殡葬服务机构会协调船只、办理审批,还会提供简单的告别仪式(比如在船头放一段逝者喜欢的音乐,撒下花瓣),让过程更有仪式感。
骨灰撒海的本质,是对“生命延续”的重新定义——不是用石头“固定”一个人的存在,而是让他融入熟悉的自然。就像一位老人的子女说的:“每次去海边,风一吹,我就觉得是爸爸在摸我的头。”而国家的政策,恰恰是为这种“有温度的选择”兜底——它允许我们以更环保、更贴近逝者心愿的方式,和亲人好好告别。毕竟,最好的怀念,从来不是一块冰冷的墓碑,而是藏在风里、浪里,那些永远不会消失的回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