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24 11:47:40 浏览:33
在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长江温柔包裹的城市里,每年都有不少异乡人结束了人生的旅程。他们或许曾在陆家嘴的写字楼里熬夜赶方案,或许在弄堂口的早餐摊前啃过油条,或许在滨江步道上看过无数次落日——对于这些把青春留在上海的人来说,选择海葬往往是对“归属”最温暖的注解。可对于外地家属而言,第一次接触海葬,最慌的就是“不知道要花多少钱”“怕被坑”“怕流程太复杂”。今天咱们就把这笔账掰碎了说,再添点实用的小提醒,帮你理清楚思路。
先得说清楚:外地人在上海办海葬,不是“想办就能办”,得先满足两个条件之一——要么逝者是在上海死亡的(有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正规死亡证明),要么逝者的直系亲属在上海有稳定居住(比如持有居住证满一年,或者有房产)。确认资格后,费用其实分“基础必花”“可选附加”“公益减免”三部分,咱们一个个捋。
基础必花的费用,是不管选哪种海葬都要出的,一般在3000-5000元之间。具体包括什么呢?比如遗体从死亡地点(医院、家里或出租屋)运到殡仪馆的接送费(大概300-500元,要看距离远近);遗体冷藏费(按天算,通常存3天左右,每天100-200元,夏天可能略贵点);简单的告别仪式场地费(殡仪馆里的小告别厅,能坐10-20个亲属,费用500-800元);可降解骨灰盒(必须用这种,不然会污染海洋,价格200-300元,材质是淀粉或纸浆做的,泡在水里很快就化了);还有船舶运输费——这是基础费用里的“大头”,因为要租专业的撒海船(能抗风浪,有环保设备),大概1500-2000元,再加上工作人员的服务费(比如引导仪式、协助撒海)。这些加起来,就是最基础的“底线费用”,正规机构的报价都差不多,不会差出太多。
如果想给逝者一点“专属感”,可以加些可选项目,但费用就会往上浮。比如想选“远海撒海”——比近海更安静,离航线远,不会被来往的货船打扰,这样要加1000-2000元;如果想在告别仪式上加点细节,比如播放逝者生前的视频、用他最爱的白菊布置场地,或者请人读一段他写过的文字,大概再添300-800元;还有的家属想留个纪念,让工作人员帮忙拍段撒海的视频(不会拍到家属正脸),这也要加200-500元。这些附加项不是必须的,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逝者的喜好来选就行,不用打肿脸充胖子。
其实外地人在上海办海葬,还有个“省钱密码”——公益海葬。上海市每年都会组织几次公益海葬活动,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户籍,只要符合资格(逝者在上海死亡,或者家属在上海居住满一年),都能申请。公益海葬会减免大部分费用:比如免掉船舶费、告别厅费、骨灰盒费,只需要承担遗体运输和冷藏的基本费用(大概1000-1500元),有的甚至连这些都免,只收几十块的材料工本费(比如复印死亡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)。不过公益海葬的时间是固定的,一般在清明、冬至前后,需要提前1-2个月报名,名额有限,得趁早联系(可以打上海殡葬服务热线962840咨询)。
还有个最关键的提醒:别找“黑中介”。有些中介打着“帮外地人办加急海葬”“能选黄金撒海点”的旗号,开口就要一两万,其实这些服务正规机构都能办,价格还透明。找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查“两证”:有没有《殡葬服务许可证》,有没有市场监管部门的备案;或者直接找上海市民政局下属的殡葬服务中心,他们的合作单位都是靠谱的,不会乱收费。
最后再顺一遍流程,帮你理清楚步骤:先打热线咨询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