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13581568870
7x24 小时客服热线:13581568870
作者:海撒网编辑部 时间:2025-09-18 12:46:59 浏览:507
长城走了一万里,终于在山海关的海边踩住了浪。老龙头不是普通的景区,是长城和大海的"接头处"——当你站在入海石城的老砖上,看着长城的龙脊顺着海岸线扎进海里,风里都飘着历史和海浪揉碎的声音。
从山海关高铁站出来,坐25路公交直接到老龙头景区站,车程大概20分钟。如果自驾的话,景区门口有大型停车场,10块钱一天。门票提前在网上买好,比现场便宜5块,刷身份证就能进。早上8点开门,建议早去,既能避开正午的晒,还能赶上澄海楼的晨雾——有时候雾裹着长城,像龙在海里藏着身子。
进了门先往右手边转,就能看见澄海楼的朱红柱子。楼里挂着康熙写的"雄襟万里"匾,站在二楼的露台上,左手边是长城的砖,右手边是大海的蓝,连风都分两边——一边是长城的土味,一边是大海的咸味。楼前的台阶上有块"天开海岳"碑,摸一摸碑身,能感觉到石头上的凹痕,那是游客摸了几百年的温度。顺着澄海楼旁边的石路往下走,就是入海石城。这是长城真正"入海"的地方,老砖都是明朝时候铺的,每一块都被浪打了几百年,表面磨得发亮,像裹了一层包浆。站在石城的最前端,海浪拍过来,溅起的水花能打湿裤脚,你会突然懂为什么古人叫它"老龙头"——那长城真像一条龙,尾巴在燕山,脑袋扎进海里,喝着海水,吐着云雾。转过石城的拐角,就是海神庙。红墙绿瓦的庙子坐落在海边,门口的石狮子脸上沾着点海风的盐渍。庙里供着海神娘娘,香火不算旺,但很清净。偏殿里有个小展室,摆着老渔民的渔网和船锚,还有几幅旧照片,拍的是民国时候的老龙头——那时候石城上还没有护栏,渔民踩着砖去海边打渔,浪比现在还大。

逛到中午,肚子该饿了。出景区大门往左边走,有几家农家院,推荐"海边人家",他们家的清蒸皮皮虾都是刚捞的,剥开来满是黄,配一碗小米粥,刚好压得住海鲜的鲜。或者去旁边的"老船长海鲜馆",尝尝辣炒花蛤,裹着蒜香,配冰啤酒,简直是海边的"快乐密码"。下午可以去景区旁边的龙园转一转,那是个小公园,种着大片的月季,夏天的时候花开得像火。或者去求仙入海处,离老龙头只有两公里,是秦始皇求仙的地方,虽然是后来建的,但海边的石碑林很适合拍照——夕阳的时候,石碑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给大海写了封信。
最后说点贴心的:海边紫外线真的强,一定要涂防晒霜,戴宽檐帽,不然下午脸会红得像熟虾。穿舒服的运动鞋,别穿高跟鞋——石城的路坑坑洼洼,高跟鞋容易卡进砖缝里。还有,景区里的文创店别错过,有卖刻着"老龙头"的桃木书签,还有用贝壳做的小摆件,十几块钱,当伴手礼刚好。要是赶上退潮,还能去石城旁边的滩涂上捡贝壳,不过要注意安全,别往深里走。老龙头的好,不是看攻略能懂的。得自己去踩踩那老砖,闻闻风里的咸,听听浪打在石城上的声音——那是长城和大海说了几百年的话,你站在旁边,就能听懂。
